普京和特朗普之间的“蜜月期”来得迅速,却也去得同样迅猛乾盘配资,宛如一场短暂的夏季雷阵雨。围绕乌克兰危机的大国博弈,从一开始就并非因个人情感而起,背后全是赤裸裸的利益计算。
这一次,普京和特朗普的关系彻底破裂。正值俄罗斯统一日,普京在全国1.4亿民众面前发表讲话,罕见地没有提到国内团结的主题,而是将所有的关注点放在了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等“新俄罗斯地区”。他特别强调:“我们以鲜血捍卫的每一寸土地,绝不会再拱手让与他人。”这句话表面上是对乌克兰说的,实则是直指特朗普。
要追溯两人决裂的导火索,得从8月15日的阿拉斯加秘密会谈说起。当时,特朗普团队满怀希望地带着“停火方案”来见普京,意图在年底前促成停火,以便让特朗普能以“和平缔造者”的身份向2028年大选发起冲击。然而,普京根本不为所动,不仅拒绝与泽连斯基会面,还提出了一系列强硬的条件:乌克兰军队必须撤离顿巴斯,克里米亚的归属必须得到承认。对特朗普来说,这一连串条件无疑粉碎了他“和平使者”的光环梦。
展开剩余69%被打击的特朗普迅速转变态度乾盘配资,进入9月后,他彻底放下了“中立调解者”的面具,不仅公开会见了泽连斯基,还表示乌克兰完全有能力收复所有失土。更具挑衅意味的是,特朗普的副总统万斯随即透露,正在考虑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超过2000公里的“战斧”巡航导弹。如果这种武器真的提供给乌克兰,莫斯科将面临直接威胁。
面对这些挑战,普京的反应可以说是典型的硬碰硬。在讲话后的不到48小时内,俄罗斯国防部就宣布将进行秋季征兵,新增13.5万人,比去年多了5000人。此外,2026到2028年的预算草案显示,俄罗斯的国防开支将占GDP的8%,远超美国目前的3.5%。这一举措显然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息:如果要打持久战,俄罗斯随时准备好。
更让人担忧的是核威慑层面的对抗。普京最近对《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》发出了最后通牒,要求美国“对等遵守”,否则可能不会续约。表面上看,这是在讨论条约问题,实则隐含着严重的威胁——如果美国真给乌克兰提供能威胁到莫斯科的武器,全球的核军控体系可能会因此崩溃。
归根结底,这场裂痕的根本原因在于两方核心利益的冲突。对于普京来说,控制“新俄罗斯地区”不仅仅是领土问题,更是俄罗斯复兴的象征,关系到他执政的根基。而特朗普,则始终在考虑选举利益——他想借着推动停火来赚取政治资本,遭到拒绝后则迅速转向“反俄强硬派”形象,以此博得保守派选民的支持。当普京捍卫领土的底线与特朗普为了选情而转变立场发生冲突时,这段“特普蜜月期”便显得脆弱不堪。
如今,局势正朝着更加危险的深渊滑去。美国加快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,俄罗斯则全力构建战时经济,欧洲被迫跟随出资。而在乌克兰的土地上,年轻的生命和废墟依旧在不断增加。在这场博弈中,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,而普通民众却要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。更为可怕的是,联合国的调解作用正在日益减弱,各国被迫重新站队,国际格局逐渐呈现冷战时期的阵营化趋势。
普京和特朗普的这场“分手”早已超出了双边关系的范畴乾盘配资,它正在将整个世界拖进一个不确定的漩涡。随着核军控规则的崩溃,地区冲突演变为大国对抗,全球都不得不思考:这场持续升级的对抗,将会把我们带往何方?
发布于:天津市创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